明明每天累死累活,年底一看银行卡,余额还是少得可怜。而那些看起来并没我们努力的人,却好像越来越有钱。
小时候总被教育:“要努力工作,才能赚大钱。”
我深信不疑,把自己当成一颗螺丝钉,在岗位上埋头苦干。
直到我看了《纳瓦尔宝典》,里面的很多观点,才发现,穷并不是不努力。
分享其中最经典的10句话。
1. 赚钱跟工作的努力程度没什么必然联系。
这话乍一听很反常识,但仔细想想,身边太多这样的例子了。
工地上搬砖的工人不努力吗?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不辛苦吗?他们付出的体力远超我们,但收入天花板却很低。
展开剩余83%方向反了,越努力越失败;方法不对,努力也没有成效。
比埋头苦干更重要的,是知道“做什么、和谁一起做、什么时候做。”
我们得抬头看路,而不是只低头拉车。
2. 要想获得财富,就必须充分利用杠杆效应。
什么是普通人能用的杠杆呢?
纳瓦尔指出了三种:资本、劳动力和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(代码和媒体)。
前两种好理解,用钱赚钱,或者雇人帮你赚钱。
但对咱大多数普通人来说,最现实、最强大的杠杆是第三种——代码和媒体。
前几年知识付费那么火,就是因为一份课程、一本书、一个专栏,可以卖无数份。
它的一次性创作成本是固定的,但复制的成本几乎为零。这就是杠杆。
而没有利用杠杆的人,只能陷入“一份时间换取一份薪水”的循环,永远无法实现财富的跃迁。
3. 在“成为自己”这件事情上,没有人能比得过你。
终于理解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要做个人IP了。因为“你”自己,就是独一无二的产品。
你的经历、你的见解、你说话的方式,都是别人无法复制的。
在这个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世界里,真实的你,就是最大的稀缺品。
别再想着成为第二个谁,全情投入、义无反顾地做自己,这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。
4. 99%的努力终将白费。
看到这句话,是不是想直接躺平了?别急,纳瓦尔的意思不是让你不努力。
他的意思是,我们一生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,可能最终都没什么结果。
但这所有的努力,都是为了找到那1%对你真正有意义、能产生巨大回报的事情。
所以,关键不是不努力,而是努力地去“寻找”那不会被浪费的1%。
一旦找到,你就要像发现了宝藏一样,把所有精力都投入进去。
5. 普通人把时间浪费在短期思考上,浪费在毫无价值的繁重工作上。
想想我们是不是这样?每天纠结中午吃什么,晚上刷什么短视频,在股市里频繁买卖,为了省几块钱货比三家半小时。
而巴菲特怎么做?
他可以用一年时间去思考、判断,然后用一天时间行动。他一天的行动,足以影响未来几十年。
《亮剑》里有个经典情节,李云龙埋伏了很久,一直按兵不动,直到等到全是日军军官的“观摩团”,才果断出手,一击毙命。
高手都在忍耐和思考,普通人却在忙碌和折腾。
6. 要在重大决定上花更多时间。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:在哪里生活,和谁在一起,从事什么职业。
这三大决定,基本就框定了你的人生轨迹。
但讽刺的是,我们往往在买件衣服上花半天时间研究,却在选择城市、伴侣和职业上,异常草率。
把你最宝贵的决策精力,用在最重要的人生节点上。
7. 真正聪明的人,从不走捷径。
世界上小聪明的人很多,总想找漏洞、走捷径。但真正大智慧的人明白,所有看起来的“捷径”,背后都是更深的陷阱。
慢慢来比较快!
踏踏实实,打好基础,建立信任,这才是最慢、但也是最稳、最快的路。
8.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在当下。
有本书叫《当下的力量》,讲的就是这个。我们总是吃饭时想着工作,工作时想着摸鱼,陪伴家人时想着刷手机。
你活在过去的悔恨和未来的焦虑里,唯独错过了现在。
专注于你手头正在做的事,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,你会收获更高的效率和内心的平静。
9. 选择简单模式,人生会越来越困难;选择困难模式,人生会越来越简单。
这话太精辟了。年轻时选择躺平、逃避困难,你会发现中年危机来得特别猛烈,人生的路越走越窄。
而年轻时选择学习、健身、挑战自己,刚开始很累,但一旦走过去,你会发现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,道路越来越宽阔,人生反而变得简单从容。
10. 一旦决定去做,就要迅速采取行动,并全神贯注,全力以赴。
前面所有的思考、判断、选择,最终都要落到行动上。
不要在决策时犹豫不决,更不要在行动时三心二意。想好了,就干!
像一把尖刀一样,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,全神贯注,义无反顾。
写在最后
《纳瓦尔宝典》给我们的,不是一套立刻暴富的秘籍,而是一套关于财富和幸福的底层逻辑。
它告诉我们:
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,掩盖战略上的懒惰。
找到自己,用上杠杆,在关键处深思,在行动时专注。
希望这10句话,也能像点亮我一样,为你带来一些新的启发。
从今天起,做一个聪明的努力者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