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不言、书无声,
见证烽火连天、家国命运;
纸渐黄、墨尤浓,
饱含赤子衷肠、碧血丹心。
将档案撤去尘封,让声音唤醒记忆,去听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,每个人被迫着发出的“最后的吼声”。
从8月25日起,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云南省档案馆合作,在七彩云端推出特别栏目《经典诵读·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》。史海钩沉,从文献、书信、日记、电文中,打捞珍贵的历史片段;深情演绎,用主持人专业的诵读,致敬家国记忆;以声音的艺术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,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今天播出由主持人赵海清为您诵读的《华侨吴再春烈士殉职纪念碑文》,让我们一同走近一座沉默的碑,触摸一颗炽热的爱国心。
吴再春,马来亚华侨,抗战爆发后放弃优渥生活,作为南侨机工第3批队员回国,在滇缅公路上担任驾驶员。他不幸感染疟疾,仍抱病坚持工作。1939年7月16日,车到龙陵路段时突发故障,又恰逢天气骤变,吴再春担心运载物资丢失不愿撤离,战友赶到时他已牺牲在驾驶室里,年仅32岁。
展开剩余54%《华侨吴再春烈士殉职纪念碑文》抄录
(来源:云南省档案馆)
1939年2月,爱国侨领陈嘉庚号召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。来自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泰国等地的3200余名南洋华侨响应,短短数月就组成“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”,分9批抵达昆明。在全长1146公里的滇缅公路上,1000多名南侨机工献出宝贵的生命,平均每公里牺牲一人——吴再春就是其中之一。
滇缅公路上的运输车队
(来源:云南省档案馆)
来源:云南广播电视台
转载务必注明出处、作者,侵权必究!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玉溪市委员会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